1. 首页
  2. 学术交流
  3. 学术活动
  4. 学术交流
  5. 正文
首届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个人情况介绍
2016-06-01 14:32:00 中国水产学会

(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冯琳

    冯琳,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淡水鱼健康营养调控理论、营养和饲料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2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3篇SCI论文入选2016年3月ESI全球热点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四川省杰青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1项,横向合作项目4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6项,主要围绕草鱼健康和肉质营养调控机制和调控技术开在工作,目前已揭示了部分营养物质有调控草鱼健康和改善肉质的作用并研究提出了部分营养和饲料调控技术。

    今后主要致力于系统深入开展主要淡水鱼健康营养和肉质调控理论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为我国淡水养鱼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韩志强

    韩志强,1981年10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获渔业资源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海洋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和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主要从事海洋鱼类群体遗传与进化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下,利用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研究系统阐述了洋流、水温和水深等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海洋鱼类种群变异的影响,初步揭示了我国沿海海洋鱼类种群遗传多样性维持机制,丰富了我国渔业资源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在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PLoS ONE、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和水产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7篇;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项。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舟山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浙江省生态学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该项目初步结果揭示黑潮-亲潮寒暖流系统带来温度变化是玉筋鱼物种分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提出黑潮-亲潮寒暖流系统是研究全球变化生物学的理想场所。

    下一步主要围绕全球变化生物学研究,利用种群基因组学方法从微观角度阐述未来温度变化对物种遗传进化的影响。

 

黄小华

    黄小华,男,副研究员,中共党员,1982年1月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2006年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2006年进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工作,重点围绕深水网箱工程技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国内系统建立了深水网箱计算机模拟及测试方法,揭示了波浪流与深水网箱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深水网箱工程设计边界条件,为深水网箱结构安全及构造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技术成果在南海区得到广泛应用,为南海区网箱抗台风能力由12级提升到14级做出了贡献。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完成《广东省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阳江市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推动了广东省深水网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十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3部,获专利授权20项,制定标准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次。以科研骨干参与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目前正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课题进展顺利。

    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深水网箱工程技术研究,突破深水网箱结构安全技术,支撑深水网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黄颖颖

    黄颖颖,男,1980年6月生于四川省绵阳市,2008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8年11月进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任职,从事水产资源养护与增殖研究工作,2009年11月转正为实习研究员,2011年11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从事水产资源养护与增殖研究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先后进行了胭脂鱼、岩原鲤、长吻鮠、大口鲇、大鲵等水生动物保护技术成果推广和开发工作,并推广应用到十多个省区及省内各地市,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先后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其中SCI 2篇,获专利授权5项,其中第一发明人3项,1项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8),并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分获宜宾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优秀个人”称号以及四川省组织部等部门授予的“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四川省育种攻关工程”、“四川省财政创新工程”、“宜宾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项目”等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承担项目主要与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修复及珍稀特有物种保护的相关项目,现已梯度储备了达氏鲟、长薄鳅和中华沙鳅等珍稀特有物种。今后研究的重心将由具体物种的保护向生境修复方向倾斜,以期为水生生物受损生境的恢复与重建,贡献绵薄之力。

 

李成华

    李成华,1978年9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棘皮动物分会理事,浙江省动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研究兴趣集中于:(1)刺参免疫基因/蛋白表达调控的分子基础;(2)刺参代谢的免疫调控途径;(3)病原微生物灿烂弧菌治病的分子机制。搭建了刺参miRNAs发掘及其靶基因识别和功能鉴定平台,系统阐明了重要miRNAs介导的刺参抗细菌感染的新机制;确立了刺参中存在MyD88依赖型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发现了调控该信号通路的多个负调控因子和miRNAs,揭示了miR-133靶向IRAK-1调控该通路激活,进而促进细胞吞噬的分子途径;首次确立了刺参中存在较完整的三条精氨酸代谢通路,系统阐明了不同代谢通路关键基因启动子活性、表达水平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剂量间的关联。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enetics (IF=5.963)"和“Scientific Reports (IF=5.578)”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个人H指数21。科研项目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1项已结题)、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和宁波市科技局农业科技攻关等。人才荣誉方面,先后获得中国水产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称号。

 

李海建

    李海建,男,1978年1月出生, 1999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淡水养殖专业,2004年取得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大学学历(网络教育)。1999年8月聘至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工作至今,中共党员,现任站病防科副科长、高级工程师。

    2002年至2007年在站属新民家鱼良种场工作,期间,主持北方地区四大家鱼早育早繁试验,潜心研究黄河滩盐碱地池塘水体变化理论,直接服务周边养殖面积1万多亩;2007年至今,已完成省级重点水产技术推广项目3个,《陕北地区库坝生态养鱼技术推广》项目获2011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技术总负责、第二完成人),正在实施的科技推广项目1个。在全省组织开展全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重大疫病专项监测,负责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工作,编写培训教材等2册,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600多人次;执笔编制了《大鲵养殖技术规范》(DB61/T533-2011),出版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训丛书《大鲵》(书号:ISBN 978-7-5518-0172-0  副主编、第一执笔人),参加全国“为渔民服务”丛书《大鲵人工养殖技术》的编写。2015年代表陕西参加首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正报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16年获首届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曾获陕西省水利厅直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称号。

 

李志华

    李志华,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水生态毒理学科组负责人。2011年于捷克南波西米亚大学博士毕业,期间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Prof. Danel Schlenk实验室访问交流,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后研究。留学期间获得奖励包括:南波西米亚大学渔业与水保护学院35岁以下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0);南波西米亚大学优秀科技成果校长奖(2011)。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部委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农业部行业专项、中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湖北省自然基金和农业部留学人员优先资助项目等。截止2015年,共发表SCI 论文51篇,其中第一作者38 篇,文章总被引779次,他引523次,单篇他引最高39次,H-index=15,并担任多部SCI期刊客座主编、编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会员,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会员,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课题评审专家,武汉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此外以第一发明人申报专利12项,已获9项授权。译著1部。

    目前主要是利用各种生物标志物对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生态健康评价,工作主要从两方便展开,一是将水环境中典型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二是针对新兴污染物的分子标记物的筛选及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刘必林

    刘必林,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中国远洋渔业协会鱿釣技术组重要成员,南太平洋区域性渔业组织中国科学家代表。主要从事头足类渔业资源基础生物学研究工作,在大洋性鱿鱼类渔业生物学和生态学及其资源综合开发技术方面的学术成就显著,其研究成果在产业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余次,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本,申请专利5项。

    未来5年,围绕国家远洋渔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海洋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远洋渔业”的重大战略,以目前主持和参与的大洋性鱿鱼类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团队在大洋性鱿鱼类资源可持续开发领域取得已有成果和优势,深入研究大洋性鱿鱼类资源的渔业生态学、种群动力学以及全球海洋环境变化对资源补充量影响的机理等,为科学开发和管理鱿鱼类资源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完善和发展渔业资源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进一步提升该学科方向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做贡献。

 

刘波

    刘波,博士,副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与饲料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院百名科技英才、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技术学科委员会委员等。近5年先后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宗鱼产业技术体系、农业行业专项、江苏省三新工程等项目。共发表论文80篇,参编著作2部,其中SCI论文38篇(第1与通讯作者14),累计影响因子60.34,核心期刊42篇(第一与通讯作者3)。累计他引总次数470(SCI次数165, 中文次数305)。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8个(第1完成人12个)。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院市级奖一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得行业内优秀论文4篇。多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活动及其非洲、亚洲、FAO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国际援外培训任务。在水产动物应激、营养与免疫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一步重点针对饲料资源匮缺、环境恶化、鱼体抗应激力下降、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等产业问题,开展水产动物营养与表观遗传调控、应激相关信号通路以及新型饲料添加剂等研究,突破饲料产业关键技术,提升水产品质量,推动饲料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刘海鹏

    刘海鹏,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会评专家/面上项目函评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中国水产专家库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致力于水产动物先天免疫过程分子机制与抗病基因资源开发与利用,先后承担首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18项,主要成果如下:建立我国首个甲壳动物造血组织干细胞功能基因鉴定平台,结束了我国缺少甲壳类细胞稳定培养的历史,提升了我国水产动物关键基因功能鉴定的研究水平;研究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宿主免疫信号通路,发现了WSSV利用不同内吞途径侵染的新通路;阐明ALF抗菌肽、SPH蛋白、黑色素化、ROS等在先天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发明了福建重要水产经济种—拟穴青蟹ALF基因授权专利2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ALF抗菌肽的环保饲料添加剂。

    上述成果发表国际SCI收录论文26 篇,英文专著1部,被SCI论文他引800余次。相关成果受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并受邀为多个国际权威刊物审稿人,荣获ELSEVIER国际期刊“杰出审稿人奖”、“最佳审稿人奖”、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邵长伟

    邵长伟,1982年,江苏丰县人。中国海洋大学和东京海洋大学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和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团队核心成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6项,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致力于鱼类基因组与遗传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发表论文62篇,其中SCI论文46篇(ΣIF2015=156.6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我国第一个鱼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研究成果在我国渔业领域首次登上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Genetics;绘制国际上第一张非模式脊椎动物的甲基化图谱,文章发表在基因组学顶级期刊Genome Research,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J.A.M. Graves教授在Nature Genetics撰文评价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表观遗传与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关系”。基于上述半滑舌鳎性别决定的表观遗传理论,参与创建了半滑舌鳎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和高雌苗种培育技术,将半滑舌鳎生理雌鱼比例由20%左右提高到40%以上,解决了生理雌鱼比例过低这一制约半滑舌鳎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广后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主要开展鱼类基因组资源深度发掘、分子育种、表观遗传以及系统生物学研究,以期建立基于表观遗传的水产生物分子辅助育种技术体系。

 

孙永华

    孙永华,男,1976年生,汉族,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主任,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专业委员会(筹)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委员。主要从事鱼类早期发育的分子调控以及基因组操作和定向育种研究。他首获转基因鱼的属间克隆鱼,发现控制鱼类早期发育的重要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创制特异高效的鱼类原始生殖细胞操作技术,并将之应用于不同生殖特性鱼类间的“借腹怀胎”;研制不依赖于生长激素水平且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以及高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转基因鱼;主持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工作,将其建设成国际公认的三大斑马鱼资源库之一,为我国斑马鱼科研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连续主持两项国家973计划课题等重要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40多篇;他获首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荣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未来的研究将主要集中于发掘控制鱼类卵质的重要因子,开发高效的鱼类基因组操作技术并将之应用于重要经济鱼类的快速、定向育种。

 

王师

    王师,男,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海洋贝类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学。主持承担了国家“十二五”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等荣誉称号。近些年在贝类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学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成果,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非模式生物的组学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大规模利用组学信息进行海洋生物分子选育提供关键技术平台。在海洋贝类分子育种资源开发、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解析、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为建立国际先进的海洋贝类分子育种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已在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总被SCI引用1110余次(他引880余次)。研究成果发表在包括Nature Methods,Genome B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上。

 

徐鹏

    徐鹏,男,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鱼类基因组学、重要性状遗传解析和基因组适应性进化等方面研究,是我国“鲤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完成了鲤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工作,是国际上完成的染色体数最多,基因组最为复杂的异源四倍体脊椎动物基因组;阐明了鲤鱼的异源四倍体的基因组特征,解析了鲤鱼生长、性别、鳞被、体色和脂肪酸等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他还牵头完成了重要养殖鱼类沟鲶、鲤和半滑舌鳎基因组物理图谱,以及鲤鱼超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芯片和黄河鲤超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为鲤科鱼类遗传选育和重要性状精确解析提供了必要的遗传工具;完成了瓦氏雅罗鱼全基因组序列解析,阐明了硬骨鱼类应对极端盐碱环境的适应性基因组进化机制,为培育耐盐碱鱼类新品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先后主持科技部863重点项目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担任GENE、PLoS ONE和Frontiers in Genetics等多家国际期刊编委或副主编,迄今已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BMC Genomic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累计被引用2200余次,H指数为29。

 

杨大佐

    杨大佐,男,1979年5月生,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师,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洋水产增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特别在海洋底栖多毛类动物的生物学、人工养殖与资源恢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持完成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工程科技奖二等奖(2014)、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大连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3)。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项。曾获得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2015),入选辽宁省第八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014)和大连市首批领军后备人才(2012)。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海洋多毛类动物沙蚕良种培育、增养殖技术开发、资源恢复与生态修复等方面。未来研究目标将聚焦于中国近海特色经济多毛类沙蚕的良种培育、新品种开发、天然产物开发以及利用多毛类动物开展海水养殖清洁生产等工作。

    以期能够为我国海洋多毛类动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做出应有贡献。

 

赵峰

    赵峰,博士,副研究员,山东德州人。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河口渔业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和渔业生态环境学科委员会秘书,上海海洋大学、天津农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参与50余项,聚焦于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关键栖息生境修复及优良渔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近年来通过创新研究方法,阐明了长江口中华鲟和中华绒螯蟹生境需求及适应性调节机制,揭示了洄游习性与时空分布,定位了核心索饵场和产卵场,创建了长江口人工飘浮湿地立体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开辟了生态修复新途径,为珍稀濒危物种养护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突破了银鲳和篮子鱼全人工繁育技术,构建了生态养殖模式,丰富了养殖种类,推动了海水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发表研究论文106篇,其中第一作者38篇(SCI论文11篇);获授权专利25项,其中第一完成人10项(发明专利5项);参编专著8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第一完成人2项。

    今后,将继续着眼于河口海岸渔业资源养护、生境修复和养殖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我国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朱华平

    朱华平,男,研究员,博士。现任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水科院第三届水产遗传育种学科委员会委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工作以来主要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励8项。荣获首届“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和中国水科院“中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中国水科院首批“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申请专利9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1项;参与标准制定3项;参编著作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目前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多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培育出了罗非鱼新品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开展了尼罗罗非鱼抗寒家系选育研究,获得了抗寒力高的耐寒品系。系统进行了适宜稻田养殖的华南鲤选育研究,为农村特别是山区精准扶贫提供新的致富途径。积极参加鱼类优良品种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对渔技人员和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今后将继续开展罗非鱼和华南鲤优良品种选育及养殖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为促进水产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